H 行業資訊

共議全球供應鏈中的競合與挑戰!第15屆海峽兩岸紡織業合作研討會在江蘇盛澤召開

發布時間:2025-05-29 14:27:02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瀏覽量:679

6384524067081061536608487.jpg

5月27日,第15屆海峽兩岸紡織業合作研討會在江蘇盛澤成功召開。兩岸紡織業界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兩岸紡織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走向、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合態勢及挑戰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1.jpg
2.jpg

歷經30余年、成功舉辦14屆的海峽兩岸紡織業合作研討會,一直以來都是兩岸增進理解、凝聚共識的重要橋梁,是推動兩岸紡織從產業互補邁向價值共創的重要平臺。本次會議以“兩岸紡織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合與挑戰”為主題,把握時代大勢、聚焦產業關切,為兩岸產業深入交流、深化合作注入新動能、創造新契機。

3.jpg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局長慶恩,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臺灣紡織業拓展會副董事長、臺灣針織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旭榮集團總經理黃莊芳容,中共江蘇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江蘇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郭玉振,蘇州市吳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孫建江,中國鐵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中國鐵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黨委書記東樹人,以及臺灣紡織業拓展會董事,臺灣制衣、紡紗、織布、手套、絲織等同業公會負責人,臺灣紡織企業代表;中國紡聯各部門及各專業協會主要負責人,地方紡織行業協會負責人,大陸紡織企業家、企業代表和新聞媒體等共同出席了本次會議。江蘇省服裝協會會長龔慧娟,江蘇省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張嫻應邀參加本次會議。

4.jpg

上午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主持。


開幕致辭

紡織紐帶牽兩岸 合作共贏創未來



5.jpg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致辭時,圍繞兩岸融合發展中紡織服裝產業的特殊價值、應對外部不確定兩岸產業合作的重要意義、加強產業合作,共建錦繡中華分享了以下觀點:
兩岸融合發展中紡織服裝產業的特殊價值。紡織是歷史經典產業,承載著民族集體記憶和身份認同,關系著民生全局利益和長遠發展。經緯交織、錦繡共美,作為兩岸合作最早、往來最密、成效最實的領域之一,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在推動經濟繁榮、促進融合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產業協同,紡織是重要紐帶;第二,民生保障,紡織是重要基石;第三,文化融通,紡織是重要載體。
應對外部不確定兩岸產業合作的重要意義。當前,全球化進程遭遇逆流,我們正處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特殊時刻。兩岸一衣帶水、一脈相承。加強產業合作不僅是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現實需要,更是順應歷史潮流、把握時代機遇的戰略選擇。一是以合作為基,構筑產業安全屏障;二是以合作為舟,共拓市場價值藍海;三是以合作為徑,達成綠色發展目標;四是以合作為翼,搶占科技創新高點。
加強產業合作,共建錦繡中華。兩岸的合作關系產業安全、未來空間,是基于現實發展需求和產業根本利益的必然選擇。唯有合作,方能共克時艱;唯有合作,方能共創未來。當前,大陸紡織產業正在從“大而全”到“強而韌”躍遷。圍繞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以人為本的健康產業的新定位,大陸正加快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這為兩岸產業深化合作奠定良好基礎、提供廣闊舞臺。圍繞兩岸產業合作,孫瑞哲提出三點倡議:一要共筑產業創新高地;二要共創中華時尚風格;三要共建人民美好生活。

6.jpg

臺灣紡織業拓展會副董事長黃莊芳容在致辭時介紹,2024年,臺灣紡織成衣出口總值達67.4億美元,較上年成長1.5%,貿易順差為30.8億美元;進口總值為36.5億美元,與前一年持平。而兩岸紡織品雙邊貿易總額,從2005年的22億美元到2024年的24.7億美元,10年間增長約12%。在全球經貿情勢日益多變之下,兩岸的紡織產業如何發揮彼此優勢,促進優勢互補之合作關系,已成為業界的共同期待。

面對當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紡織產業面臨前所未見的沖擊,本次會議的主題環繞在全球供應鏈的競合與挑戰,建構雙邊產業緊密合作、共創未來的相關議題。海峽兩岸的紡織產業都面臨缺工的狀況,許多業者都在海外布局,雙方的紡織業也都著重發展永續循環以及高附加價值的紡織品,相信通過彼此經驗的分享以及資訊的交流,能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為兩岸紡織業開創新的契機。

7.jpg

吳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孫建江在致辭中對遠道而來的兩岸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吳江發展的各界代表表示衷心感謝。孫建江表示,吳江素有魚米之鄉和絲綢之府的美譽,是全國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近年來,盛澤鎮不斷推動紡織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建設完成首個紡織領域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先進功能纖維中試平臺和盛虹先進印染制造中試平臺獲批工信部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名單,形成了良好的紡織業發展生態。孫建江指出,紡織業是兩岸合作起步最早、往來最密、成效最實的行業,此次會議落地吳江,既是對吳江紡織產業發展的認可,更為兩岸業界深化合作再次提供重要契機,吳江將一如既往支持在吳臺企發展,持續搭建服務平臺,幫助臺企搶占市場先機,贏得發展優勢,在國家戰略平臺上互相成就,實現共贏。

8.jpg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經濟局局長彭慶恩表示,本屆研討會以兩岸紡織業在全球供應鏈的競合與挑戰為主題,凝聚兩岸企業家智慧,探尋便捷的發展新路徑,可謂恰逢其時。

他還就進一步深化兩岸紡織領域合作談到了三點體會:一是應對變局,我們要堅定信心;二是面對新局,我們要勇于創新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模式;三是維護大局,我們要攜手前行。彭慶恩強調,不管未來如何變化,科學發展始終是主旋律,合作共贏始終是硬道理,希望兩岸企業家紡織業界的朋友在更高層次、更高領域、更大范圍內對兩岸行業如何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應對全球供應鏈變革挑戰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主旨發言

大陸筑基提質 臺紡全球謀新



在兩岸紡織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環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臺灣紡織業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分別介紹了大陸臺灣紡織業的發展情況,并對未來產業發展進行了展望。

9.jpg

夏令敏介紹,今年以來,全球經貿秩序遭受沖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風險加劇,貿易壁壘高筑,大陸紡織行業發展承壓進一步加大,經濟運行企穩向好的基礎仍需夯實。但憑借堅實的產業根基、完備的產業鏈條和持續增強的創新能力,大陸紡織行業完全有基礎、有能力、有信心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夏令敏談到,近年來,大陸紡織行業錨定“科技、時尚、綠色”重點發展方向,在自主創新、時尚創意、綠色發展與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取得積極成效,已經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主要表現自主創新動能不斷釋放、時尚創意實力持續躍升、綠色發展體系加速構建、數字化轉型快速推進。
對于大陸紡織產業發展展望,他表示,從短期運行走勢看,大陸紡織行業發展仍將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復雜局面。從中長期發展趨勢看,大陸紡織業將呈現以下特點:內需市場進入提質升級新階段、外部貿易環境風險仍將持續高位、纖維“萬物可織”將更趨明顯、數字化融合將持續激發創新動力、綠色低碳化轉型成為行業發展共識。

10.jpg

黃偉基首先介紹了臺灣紡織工業現狀:臺灣紡織業以上中游為主力,下游成衣業多在海外投資。2024年紡織產業總產值為新臺幣3,336億元,較2023年增加7.7%。上游化纖制造業產值為512億元,增加9%;中游紡織業產值為2,612億元,增加8.1%;下游成衣及服飾品業產值為212億元,減少0.7%。上游與中游產值合計占紡織產業總產值比重94%。

談及臺灣紡織業對大陸貿易情況,黃偉基談到,臺灣自2000年起陸續開放大陸紡織品進口,近9成成衣項目已開放;臺灣自大陸輸入成衣的進口值從2010年的5.4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9.9億美元,增幅83%,大陸仍是臺灣最大的成衣供應來源。
大陸是臺灣紡織品及成衣第二大出口市場,2024年對大陸出口金額為8.8億美元(較上年下降5.5%),占比13%。主要出口項目為布料(占63%),其次為紗線(占26%);主要包括合成纖維長纖梭織布、涂膠布、圓編針織物、棉紗及無紡布等。
黃偉基最后表示,臺灣紡織業在全球市場變動及產能過剩挑戰下,通過技術創新、高值化產品、可持續發展及全球布局,持續展現韌性,維持競爭力;面對美國新關稅政策及環境可持續要求,積極拓展多元市場,優化供應鏈配置;展望未來,節能減排是國際市場競爭的基本門檻,臺灣紡織業將朝著高附加值的衣著用紡織品與產業用紡織品方向邁進。


推介

東紡城升級啟新程 盛澤全鏈智造顯實力



11.jpg

蘇州吳江鐵工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昕在會上對東方紡織城二期、三期進行了宣介。他介紹稱,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全資子公司,一直以來都致力于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開發的東方紡織城二期,作為盛澤紡織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于今年3月正式開業。項目總投資10.77億元,采用“商鋪+倉儲”一體化模式,吸引126家大中型品牌商戶入駐,招商率達100%,實現了現貨交易的“前店后倉”高效閉環。目前,東紡城一期、二期已服務3000余家紡織企業、10000余家商貿公司,聯動三期建設后,將形成千億級市場核心區,成為盛澤從生產基地向貿易中心轉型的戰略支點。

12.jpg

吳江區盛澤鎮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孫正春對盛澤鎮進行了招商推介。他表示,作為全球絲綢紡織產業重要基地,盛澤有最健全的產業鏈,從紡絲、織造、印染到后整理,從原料端、生產端到消費端,全鏈條貫通、上下游連接,實現了一滴油到一匹布”“一根絲到一個品牌,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絲綢紡織的最具代表性窗口。根植于厚實的產業基礎,盛澤孕育出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2700余家工業企業,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工業絲生產基地、渦流紡制造基地,超百億元的智改數轉投入,數萬臺的紡、織、印、染、整等世界一流設備,形成強大的生產掌控力和品質競爭力,全面提升了產業基礎高級化水平,為盛澤織造構建起完整、先進、安全的絲綢紡織現代產業體系。盛澤織造不僅是一個產業品牌標識,也是一個支撐企業發展的戰略資源平臺,更是一個完整的制造系統集成,在全球紡織領域中具備強大產業實力。



議題演講與討論

兩岸紡織業共議全球供應鏈競合之道



13.jpg
14.jpg

在下午的演講與討論環節,參會代表就兩岸紡織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合與挑戰議題進行分享與交流。
15.jpg
16.jpg

下午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兆華臺灣紡織業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共同主持。
17.jpg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國際貿易辦公室主任趙明霞在發言時談到,對大陸紡織行業而言,有效應對挑戰,在競合關系中獲得良好發展,關鍵的一點是堅持對外開放,構建高水平、國際化的供應鏈體系。她表示,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大陸人口拐點到來,對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紡織制造環節造成較大影響。二是大陸承諾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相當于對制造業產能做出了有序控制,這意味著尋求更大增量發展的企業需要到海外合理尋求空間。大陸內需市場有著龐大的規模,3800萬噸纖維消費量,5萬億服裝零售,超2萬億電商體量。這樣的市場進入擴容與升級并行的階段,多領域、多角度、多層次消費升級需求涌現,對紡織行業供給能力提出要求,這必然要求行業更加開放,具備更廣泛整合國際供應鏈優質資源能力,不斷吸取先進、優秀元素,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從外部復雜多變的環境看,建立更有韌性、抗沖擊的國際化布局體系是大陸紡織行業必然的發展選擇。
18.jpg

羅曼羅蘭集團是一家集新型纖維創新、紡織工藝設計、原創花型設計、匠心“印花提花繡花”三大紡織工藝為一體的多元化紡織 企業。公司主營功能、時尚、生態類紡織面料及終端紡織消費品。蘇州羅曼羅蘭時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德榮談到,海峽兩岸紡織業歷經三十余年的深度合作,已形成不可分割的產業共同體。臺灣紡織業憑借高端研發能力和綠色技術儲備,在功能性面料、智能紡織品等領域占據領先地位。而大陸依托完整的供應鏈和龐大的內需市場,在規?;a、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方面獨具優勢。但與此同時,兩岸紡織業也面臨著全球供應鏈重構、技術突圍“卡脖子”、品牌溢價“天花板”等瓶頸,為此,徐德榮介紹了羅曼羅蘭的應對方案,即:創新、品牌和細分。他表示,創新可以給企業帶來持續競爭力,品牌化可以增加在行業中的影響力,而細分可以為企業提供創隱形冠軍的機會。

19.jpg

盛泰集團自2007年成立,2021年于上交所主板上市,歷經18年發展,已從單一梭織面料制造企業,蝶變為涵蓋棉花種植到成衣制造全產業鏈的跨國集團。其產能布局廣泛,覆蓋大陸、越南、柬埔寨、澳大利亞等多地。盛泰智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磊介紹了盛泰在全球化進程中,總結出八大關鍵成功因素在供應鏈方面,秉持全球化與區域化并存策略,在越南、柬埔寨等地設立生產基地,在大利亞布局棉花農場,實現垂直整合;緊跟近岸制造趨勢,前瞻性布局摩洛哥。在可持續發展上,擁抱循環經濟與可持續時尚,在澳布局再生棉田,構建再生產品矩陣。同時,強化原材料溯源能力,構建數字化追溯系統;借助數字化管理實現全球協同,保證技術核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確保全球產品保持統一的品質標準,形成“全球一盤棋”的協同效應;中國智能裝備作為海外擴張的“秘密武器”,構建起企業獨有的“技術護城河”;倡導兩岸企業抱團出海,組建產業聯盟;堅守合規經營底線,融入當地市場。

20.jpg

臺灣新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簡嘉菁以《用創新打造永續未來》為題,分享了新麗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果。據介紹,新麗是一家以無紡布技術為核心、深耕全球市場的紡織企業。

新麗以無紡布技術為核心競爭力,構建了涵蓋樹脂棉、散棉、針軋棉等多元工藝的生產體系,可生產短纖、長纖、球棉、開松棉等多種產品。企業競爭優勢體現在產品研發和創新、品管嚴謹、穩健營運、跨域生產幾個方面。針對混合纖維難分離、回收成本高、纖維品質下降等痛點,公司利用多種前沿技術,探索“紡織品到紡織品”的閉環路徑。同時,通過與品牌、基金會合作(如H&M全球回收計劃、SHEIN基金會非洲試點項目),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減碳。

21.jpg

“興采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是S.Café?環??Х燃喖夹g——將咖啡渣回收處理后,提取咖啡纖維,制成具有吸濕速干、除臭抗菌特性的環保紗線?!?/span>臺灣聚紡公司副總經理張立勛表示,興采實業自1989年成立以來,從寢飾精品店起步,歷經三十余年轉型,成為臺灣環保機能性紡織品領域的標桿企業。他強調,以S.Café?紗線制成的面料,相較傳統原生布料可減少80%碳足跡,并已應用于BOSS、星巴克聯名服飾等產品。2020年,興采更以咖啡渣為原料開發出AIRMEM?環保生質薄膜。其環保實踐延伸至跨界合作,如與HUBLOT聯名推出咖啡膠囊鋁表殼搭配S.Café?表帶,與Patagonia、The North Face等品牌合作開發低微纖面料STORMEGA?,以技術賦能全球可持續時尚。
22.jpg

臺灣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以《兩岸攜手共創亞洲綠色智能供應鏈》為題,介紹了旭榮近年來在可持續、智能化及兩岸合作等方面內容。旭榮集團成立至今,已構建覆蓋亞、美、非三大洲的供應鏈網絡。其在減碳、節水、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豐碩的成果,如集團工廠100%使用綠電,獲LEED金級認證,并通過SBTi科學減碳目標審核。自2010年以來,累計回收水量相當于5315座奧運泳池容量,廢水處理系統達到國際A級排放標準。此外,旭榮自2003年啟動數字化戰略,歷經“初始化-數字化-智慧化”五階段升級,構建起智能供應鏈管理體系。

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黃冠華提出兩岸要攜手打造紡織時尚新氣象:利用大陸“天然纖維”與臺灣“人造纖維”,達成天人合一; 從OEM到ODM,與國際品牌合作、聯名營銷,增加市場影響力;憑借市場拓展經驗,協助品牌制定供應鏈策略并達到高環保認證標準;結合兩岸紡織經驗及優勢,共同升級東南亞紡織供應鏈。


總結致辭


23.jpg

孫瑞哲在總結致辭時表示,本次會議融合了戰略與實踐、宏觀與微觀層面的探討。兩岸紡織產業同仁的交流已從最初的陌生、試探,發展到如今的親密協同,形成了獨特的話語體系,這是交流的重要成果。他表示,深化兩岸產業融合發展,需要新思路、新路徑,并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應用;深化場景創新合作,紡織業需從“產業鏈思維”轉向“場景化思維”;深化出海體系建設。

他最后談到,中華民族崛起是兩岸共同心愿,情同則親和,親和則合作興。讓我們攜手同心,共創錦繡未來!

24.jpg

黃莊芳容在總結發言時表示,這次會議經過雙方代表精彩的報告,以及踴躍的發言,達到充分的交流。希望今后兩岸紡織產業攜手深化合作,以應對更加嚴峻的全球經貿挑戰,共創紡織市場的蓬勃發展與繁榮未來。

她同時還指出,面對現今全球貿易秩序的不利局勢,兩岸紡織業更應該加強合作,密切關注相關發展,并且積極尋求有效的策略,以應對關稅風暴,確保企業的穩定營運與永續發展。同時,透過強化自身競爭力和市場的適應能力,為未來長期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次研討會得到了盛澤鎮以及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的大力支持。會議期間,臺灣紡織業拓展會代表還參觀了東方紡織城二期、太湖雪桑蠶文化園、上海嘉麟杰紡織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2018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国产美女a做受|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