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產業集群

勇挑大梁多作貢獻!江蘇部署明年經濟工作

發布時間:2024-12-25 16:40:37     來源:北京西路瞭望          瀏覽量:1437

6384524067081061536608487.jpg

微信圖片_20241225165017.jpg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黨中央明確指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江蘇如何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12月24日,江蘇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舉行,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明年經濟工作。

既為服務全國大局作出貢獻,也為今后發展積蓄動能

這一年,江蘇經濟發展有哪些新進展新成效?

會議用這樣一段話來概括: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經濟增長的基礎持續夯實、結構持續優化、質效持續提升,既為服務全國大局作出了貢獻,也為今后發展積蓄了動能。

從一些實打實的數據來看,看得更加具體——

比如,新增4個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累計達14個,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11家、累計達2215家,累計入選國家5G工廠210家,均居全國第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首次超過50%,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達41.8%左右。

再比如,隨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制造業PMI回到擴張區間,房地產市場出現止跌回穩勢頭,文旅市場持續升溫,信心預期得到有效提振。

這些成績,是在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力化解結構性矛盾、積極應對新問題新挑戰中取得的,來之不易、值得珍惜。

所有的困難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強

應對新情況新挑戰,要把握大勢、奮發有為。

作為經濟大省、開放大省,江蘇經濟運行一直保持穩健,發展韌性持續提升,產業、科技、人才、營商環境、樞紐節點等方面優勢不斷積累。特別是黨中央明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一攬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效應持續放大,給明年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些特質和優勢,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顯得更為珍貴。

“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敝醒虢洕ぷ鲿h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信心”二字。

于江蘇而言,所有的困難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強,也會讓我們的干部變得更有經驗、更具才干。

如何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會議明確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服務全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力落實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政策,全方位擴大有效需求,著力穩定預期、激發活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更好發揮經濟大省帶動和支柱作用,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四個方面:

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準確把握“穩”和“進”的辯證關系,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堅持供需兩側協同發力,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統籌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堅持先立后破,在平穩接續中拓展發展空間。

貫通有效市場、有為政府。抓住用好國家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政策機遇,最大限度釋放政策效應;尊重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防止對微觀主體活動的不當干預。

用好改革之力、法治之力。聚焦構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推動改革和法治雙輪驅動、協同發力,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突出穩定預期、增強信心。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積極回應輿論關切,講清楚政策舉措背后的考量,消除誤解誤讀,塑造積極的社會預期。

全面貫徹落實“九項重點任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九項重點任務,抓綱帶目、切中要害,江蘇正在全面貫徹落實,確保真正到位。

圍繞全面擴大內需,要突出增強群眾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預期,突出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

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深入實施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專項行動,推動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圍繞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要加快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發展動力活力。

圍繞穩外貿、穩外資,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增長點,著力解決外商投資關切和項目落地中的難點問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圍繞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高水平建設平安江蘇。

圍繞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要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推動城鄉共同繁榮。

圍繞增強區域發展活力,要更加注重發揮重大國家戰略的疊加效應,推動全省各板塊優勢互補、各展所長,培育更多新的增長極。

圍繞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美麗江蘇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圍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要著力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人口服務體系,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在落實好“九項重點任務”的基礎上,要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統籌抓好促消費、增收入、惠民生。

要進一步優化補貼方式,積極拓展首發、首店、首秀、首展等消費場景;更加注重以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和便于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產業,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用心用情做好教育、醫療、生育、養老以及困難群體保障等工作,在改善民生中釋放消費潛力。

——有效促進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外商投資。

圍繞補短板、揚優勢、提效益,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統籌好重大工程和“小快靈”項目建設,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提振民營企業信心和投資意愿,讓民間資本進得來、得實惠,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制度;吸引更多外資深耕江蘇,既緊盯“高大上”的項目,又招引“專而精”的高科技項目,為國內國際雙循環高效聯動筑牢橋梁紐帶。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

要更大力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全力推進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建設;更大力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推動傳統產業設備更新和綠色化轉型,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推進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培育發展未來產業,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更大力度推進企業創新,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型企業、科技領軍企業。

——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園區經濟、跨行政區經濟。

要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一方面,用好“時空近距離”,更深層次融入都市圈,與中心城市同頻共振、互動融合;另一方面,用好“網絡零距離”,推動高端要素虛擬化集聚、網絡化協同,積極探索打造“虛擬”產業園和產業集群。

要在布局上整合優化,在管理上瘦身健體,在空間上騰籠換鳥,全方位促進產業園區提質增效,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辦好境外合作園區;深化跨行政區合作,主動攜手滬浙皖加強跨區域多領域協同,強化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深度對接,更高水平推進“1+3”重點功能區建設,把“產業飛地”與“科創飛地”“人才飛地”等統籌起來,更好實現錯位互補、各展所長。

——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促穩定。

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金融風險,扎實開展社會矛盾風險化解、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守牢生態環境安全的紅線底線。

筆者注意到,上述這些方面都講了三個關鍵詞,既體現了系統思維,也蘊含著實踐路徑,需要落細落實、見到成效。

關鍵時期,收官之年,更要凝心聚力、振奮精神、鼓足干勁。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抓好落實提出了三點要求:

把握規律,多到一線去與基層干部和企業家交流,實時掌握經濟運行動態和各地實際情況,謀劃一些牽引性強、撬動性強的工作抓手和重大項目。

吃透政策,真正理解好、把握好、運用好黨中央重大政策,強化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分類指導。

強化激勵,充分信任干部、愛護干部,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切實為基層松綁減負,讓想干事、會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做行動派、當實干家。與會同志表示,將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堅持干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奮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努力爭取更好結果,在新征程上勇挑大梁、多作貢獻。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2018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国产美女a做受|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